为进一步提升技师班学员的应急救护能力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切实发挥工会组织服务职工、保障技能人才成长的作用,2025年9月20日至27日,淮河能源工匠学院联合市总工会、市红十字会,在技师班学员中精心开展“救在身边、工会同行”应急救护(CPR+AED)专题培训活动。此次培训聚焦实用急救技能,旨在让学员掌握关键时刻能救命的“硬核本领”,为今后的职业发展与生活安全增添双重保障,也是市总工会推动“技能提升+安全守护”双服务模式的具体实践。
培训筹备阶段,淮河能源工匠学院与市总工会、市红十字会三方召开协调会,围绕技师班学员的职业特点和学习需求,共同量身定制培训方案。市总工会为培训提供了组织保障,市红十字会则选派了经验丰富、具备国家级急救培训资质的讲师团队,确保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规范性。
培训过程中,讲师团队采用“理论讲解+实操演示+分组练习+工会案例分享”的创新模式,让学员们全方位、深层次掌握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。在理论教学环节,讲师围绕心肺复苏(CPR)的重要性、操作原理、适用场景,以及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的工作机制、使用流程等核心内容展开详细讲解,同时结合市总工会收集的职工工作中真实急救案例,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应急救护在“黄金4分钟” 内的关键作用,以及技能人才掌握急救能力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。
实操演示环节,现场氛围尤为热烈。讲师借助人体模型,手把手演示心肺复苏的标准动作——从判断意识、呼叫急救、胸外按压的深度与频率,到开放气道、人工呼吸的正确姿势,每一个步骤都拆解细化,确保学员准确掌握动作要领。针对AED的使用,讲师现场模拟车间、校园等不同场景下的应急情况,演示开机、贴电极片、分析心律、除颤等完整操作流程,并特别强调“无需专业背景,普通人也能操作” 的特点,消除学员的使用顾虑。市总工会工作人员还在旁补充说明,目前全市部分企业、园区已配备AED设备,后续将推动更多技能人才集中区域完善急救设施,让学员感受到工会组织的贴心保障。
在分组练习阶段,学员们热情高涨,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前实操演练。讲师团队与市总工会志愿者分组巡回指导,针对学员在操作中出现的按压深度不足、频率过快或过慢、气道开放不到位等问题,及时手把手纠正并反复示范。学员们相互搭档练习、交流学习心得,部分有过基础急救经验的学员还主动分享技巧,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急救技能,现场形成“比学赶超”的浓厚学习氛围。
此次“救在身边、工会同行”应急救护培训活动,不仅让淮河能源工匠学院技师班学员系统掌握了心肺复苏(CPR)和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的实用急救技能,显著提升了应对突发意外的处置能力,更通过市总工会的参与,强化了学员们的“安全第一、互助互救” 意识与责任担当。
淮河能源工匠学院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市总工会、市红十字会的合作,围绕技能人才成长需求,开展更多“安全培训+职业技能”融合类活动;市总工会负责人则强调,将持续把应急救护培训纳入“职工素质提升工程”,推动急救知识进企业、进园区、进技能院校,为广大职工和技能人才筑牢安全屏障;市红十字会也将依托三方合作机制,扩大急救知识普及覆盖面,共同营造“人人学急救、急救为人人,工会来护航”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(撰稿:苏磊 摄影:赵逸飞 审核:黄英杰)